說真的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




跟下面那篇一樣

講的是同一位老師

這位老師一共負責我們三個必修科目



心理學、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管理



老實說我對這三個科目一開始都還蠻有興趣的

我想,許多人都會對心理學保持一種興趣的態度吧

組織行為,我以為我可以從中學到團體之間的相處之道、如何激勵組織

人力資源,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力資源部門受到重視,這也是我對他有興趣的地方



雖然這學期重修的組織跟人資都80幾的過


但是我真的不懂,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我們到底有甚麼實質的幫助

給考題,80%會從裡面出,然後我們就要去理解那些考題跟答案

理解了然後呢?還不是要背,不然怎麼會記得?

當然,一般來說給了題目之後比較好準備考試的方向

但,我認真的聽了一學期的組織跟人資,當我看到了題目

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許多題目就是這樣饒舌就是這樣難以理解

姑且不說人力資源這個比較好理解的內容

我真的不知道組織行為的內容到底是甚麼東西

那樣曲折難以理解的解釋

就算用我的大腦自己去理解個千百遍

我還是不能用自己的話再加以詮釋一次




我不懂

我真的不懂



不懂?

怎麼辦呢?不懂就被當掉阿

那怎麼辦呢?

死背吧



我討厭這樣的方式

方法有很多種


讀課本不給題庫,考課本內的內容出個選擇題考裡面的關聯性

有沒有看書一看就知道


說做報告你的水準很高,我們班會死光光

那就死阿,不在艱難的環境怎麼會做出好的報告

死個一遍不夠繼續阿,繼續做阿

直到做出一個好報告為止,直到讓你們老師滿意

這樣寫出來的報告,難道就不好嗎?

很累?背書難道就不累嗎?


人資與組織在在都在說明團體的重要性

為什麼不用團隊來進行課程呢?

可以不要學生選人,定期的更換不同的成員

嘗試與不同類型的人合作

在衝突之中找到平衡點,去溝通,去達成使命

這難道不是組織與人資在教我們的東西嗎?



方法有太多太多


縱使你把分數比例調整

讓出席率跟上課表現調高

讓我們比以前更容易拿到分數

但,如果一門科目真的能讓學生學到東西

我想我們都大三了,能學到東西就是機會

大家會自己想要抓住這種機會

還需要這些拿分數的東西嗎?



被當有甚麼關係

拼了命,學到了東西被當我也認了

拼了命,學不到東西才真的是最糟的



理論聽得太多,整學期下來人資組織到底給了我甚麼?

死背的東西早就忘光

EQ是哪幾項所組成我也早就忘光

要背誦的東西到底在我們現在,不,到了職場上

到底留下些甚麼?






這學期你兩個科目都開了討論區

這樣很好阿

比起死背,我願意花時間看課本然後去回答討論區的問題

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跟同學互相交流溝通

這樣不是很好嗎?

兩篇的討論就花足了我兩個半小時

這樣,難道不是用心的去寫嗎?



你的題庫

大家就會用心去看書嗎?

我不知道





你說人資要寫履歷

OK,但,一次就夠了嗎?

我們班寫得慘兮兮難道不是你預料之中的事情嗎?

比起EQ的組成,比起那死板板的理論

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履歷寫個三四次

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

能寫出一份漂亮符合主管心目中想要的履歷

不是很好嗎?

一次的練習根本不夠

自己選的工作在未來的環境中也不能如其所願



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

一份自己不太想要的工作

一份現在馬上就有職缺的工作


以這樣的角度去做履歷

加以檢討評估

這樣不是很好嗎?

整個學期,誰在乎死背出來的東西可以幹嘛

60分就夠了不是嗎?

這些死背出來的東西到底可以幹嘛?到底可以幹嘛?

不只履歷,一定還有很多實做的東西可以去做

學到了團體的運作,學到了EQ

到底要怎樣運用,到底要怎麼管理情緒

我不懂




我只知道

我不想背第二次

為了這個結果,對於我這個超級健忘的人

健忘?誰管你,寫不出來還不是要被當

所以

我會拼命去死背

能理解的盡量去理解

這是我當下可以做的






但履歷呢?

我是真的花了相當多的心思去做

我不敢說我得到了甚麼

但至少這是一種經驗

一種學習




死背到底有甚麼經驗?

"哈哈~對阿我背得好辛苦,終於過了,你呢?"

這就叫經驗?

這只不過是個沒辦法不得已的過程





信我也寫了

建議我也寫了


你說台大的學生也覺得這方法不錯

台大是台大,台大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學

今天你有自己的教學方式

做學生的除了給建議還可以幹甚麼?

為了學分,只能順從,難道不是嗎?


或許只有我是這樣想

但,如果有許多人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

那是不是該聽聽學生的意見呢?




我不懂

我真的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ubis5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