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懶惰的我把這本書結束了

意外的發現自己實在太直了,這本書後半段談到很多我有想過卻曾未實行的事





現在的我已經四天沒有電腦了

想做甚麼一堆事不能做...

借了阿群的電腦打打網誌

感謝阿群借了他寶貴的電腦






寒假沒事做

索性把之前沒讀完的書拿了出來

這次將後面的章節全部看完

現在就來講講對我比較重要的一些重點吧




1.高效率的秘訣-授權

雖然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授權歸授權,又有幾個人真的能夠做到適時掌控與合理的放手?

自己或許是有點放不開的類型

但這種做法在我大學目前的三年之中

很快就遇到了困境

很多報告在在證實放手授權的重要性



2.為感情開帳戶

聽起來很深奧

其實一點也不,這點大家日常生活都在進行

為什麼要為感情開個帳戶?

現實中,銀行開戶儲蓄可以以備不時之需

現代的社會越來越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互動

感情的帳戶指的是增進人際關係不可或缺的"信賴"

你有花時間在充實你的感情帳戶嗎?

當日月流逝,這些帳戶會不斷漸漸的空虛

最後這個帳戶就會透支,不但沒有辦法在必要時刻拿出來償還,更糟的是再也不會有正向的收入了



3.別吝嗇付出

當對他人付出了許多日子,都未得到他人的回報或回應

便武斷地認為是對方不知好歹或是自行感慨放棄

而吝嗇再付出

這是吝嗇付出的定義

雖然本書作者的看法是別吝嗇付出

但我總覺得這與付出的時間跟付出的多少還有付出的成效三者有關

當你對一個人付出許多心思,他卻從不回應你

在需要的時候才會伸出那隻高貴的手,向你揮手

這樣,你還要繼續付出?

只是,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

對那些不付出的人而言:能利用就趁著別人還有價值多利用

對那些努力付出的人而言:努力付出,傻了亦是傻了錯了亦是錯了

別人嘲笑,一笑置之,還不是痛在心裡



4.心思的細膩

作者舉了一個他自己的例子

作者帶了他的兩個小孩去看電影

電影看到一半,四歲的西恩睡著了,作者將他抱上車上,當天很冷

作者將外套脫下蓋到西恩身上,然後打道回府

回到家,作者將西恩送上床睡覺,並且照顧六歲的史蒂芬就寢,談著今天的趣事

史帝芬總是興高采烈的急忙發表意見,但那天卻意外的安靜

作者相當失望,覺得有點不對勁,突然史帝芬轉過頭去,對著牆

作者翻身一看,才發現他眼中泛著淚水

作者問:「怎麼啦?,孩子,有甚麼不對嗎?」

史蒂芬轉過頭來,有點不好意思地問:

「爸,如果我也覺得冷,你會不會也脫下外套披在我身上?」

原來,當天所發生的趣事都比不上這小小一個動作


原來,人的內心是如此敏感、脆弱。

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貧賤富貴,即使外表再堅強無情,內心依然有著細膩脆弱的情感


看完這個例子,我才深深感覺到,自己的遲鈍

或許這些事情,正在我周遭每天每天的進行,每天每天的發生

但講話很直的我,常常不修飾的將話講出

尤其是對已經熟識的朋友更是如此

熟識絕對不代表他的內心就比較堅固

或許我已經因為這樣行為傷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原來,人是容易受傷的動物



5.誠懇正直

誠懇正直可以贏得信任,是一項重要的存款

背後不道人短,是正直的最佳表現。在人後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贏得信任

聽起來簡單,你又有做到多少?

想起自己名字的"秉"字

當初取這個字就是希望以後做事能夠做事正直、秉公處理

雖然我有點自信能夠努力去達到這項目的

但卻無法做到完美

很多事情,但求盡善盡美,就夠了



6.對事不對人

一個談判

對事不對人,著重雙方的利益而非立場

目標當然是尋求彼此互利的解決途徑

每次都說要對事情

又有幾次是真的對著事情不帶點任何的人物評論色彩?



7.催化劑

有的時候

紙上談兵不如實際演練

追隨前人腳步不如另闢蹊徑

當不知道當下自己該怎麼做,徬徨不知所措時

不如給自己一點催化劑吧



8.帳面上不代表全部

一個團隊

一致不代表團結,相同的看法也不意味齊心

一個團隊帳面上運作十分正常也不代表這個團隊就是沒問題的

個人出自己的力,但如果缺乏溝通跟團結

還不如團結互保補

所謂合作應該尊重每個團員的差異



9.小事

偉大的成就往往源自微不足道的小事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小事

從小小的事情跟細節開始注意起

這樣不但很小的地方都可以顧及

慢慢累計大事情也就不用花太多時間



10.適當的運動幫助健康

連這本書都要把這點獨立出來講

吃營養的食物,充分休息,定期運動

每天抽個時間運動,長時間累積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

講了那麼多

希望自己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能夠提醒自己去跑跑步之類的...



11.互利雙贏

從小到現在有多少想法是我好就好?

又有多少時候想法是創造雙贏的想法?

如果可以,創造雙贏的局面不是很好嗎?

自己好真的就比較好嗎,倘若能讓其他人也一起好

相信他對你也會有更高的觀點

當然也有人反之,不知感恩

把別人的恩惠當作是自己應該拿到的恩惠

要怎麼在人際關係或在事業上創造雙贏

都是一個突出而且值得思考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ubis5401 的頭像
    anubis5401

    繁華的廢墟

    anubis5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