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清楚,現在是甚麼情況,所以呢?
搞半天原來,我是全場唯一的批評者
這本書,並沒有人推薦我去看
只是剛好在架上看到
他的書名讓我感到興趣
說實話,這本書許多地方對我來說是沒有用的
不能說沒有用,應該說我用不到
但是對於缺乏自信的人而言
這本書的確會啟發你一些不同的觀念
書名:甩掉壞情緒-自信是一帖快樂的良方
作者:席娜‧韓金
時間點:2008.10.13讀畢
1.持之以恆
成功的關鍵不是才智、金錢或好運,而是堅持到底
我從不相信機運,也認為世界上沒有所謂命運
這不是自大也不是狂妄,只是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夠做到,努力去做,一直做、一直做
這才是我相信的
2.我很清楚
席娜在他落魄的時候,懷疑自己能不能辦到,能不能成功
但她一樣很清楚
兒子需要的是新鞋,而不是一個瀕臨崩潰、身心俱疲的媽媽
一樣的
我很清楚,我現在需要的是能夠達到目標的能力
而不是別人看起來很有能力的自己
因為,我很清楚。
3.可靠的人
利害、有能力、強
這樣就夠了?
這樣根本就不夠
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可靠的人
這是對自己做承諾,不能希望自己要做到
而是一定要去實現,因為對自己守信用比對別人守信用是更深層的
4.感覺讓日子難過
過日子很難嗎?不,過日子不難
是我們的感覺讓日子變得難過
混口飯吃,要保持溫暖
現在學生的生活,生活有多複雜?生活有多困難?
是有多難過?
不,一點也不難
只是我們的感覺加諸在我們自己身上,強迫自己去感覺不想要的感覺
而讓生活變得難過
我討厭「感覺」這個名詞
它讓我沒有安全感,也沒有主導性
如同走在鋼索上,鋼索要怎麼擺盪?聽天由命
這種感覺很差。
這是就某種方面來探討感覺,感覺有時候又讓人喜愛
不分對錯。
你的感覺主宰你嗎?
5.內疚→縱容
以席娜舉的例子
孩子哭鬧,父母內疚,進而縱容孩子一時興起的念頭
你曾因為內疚而妥協,進而使不該事情的發生嗎?
或許你不知道該怎麼在當下踩剎車
並非對錯
或許不該內疚,對當下事情的發展更能有掌控的能力
怎麼採剎車?你會知道。
6.全場唯一的批評者
有的時候,你覺得全世界都在批評你、數落你
到頭來,只有一個人在數落你
就是你自己。
或許結果是失敗的,而你對自己給了極差的評價
但回過頭,你卻發現
不給自己掌聲、拼命在否定自己的人
往往就是你自己
多給自己一點後路
不要逼自己太緊
這句話對我來說真是個既中肯又沒用的話
因為我一直都是那位批評者
7.藥物只能緩和
對於憂鬱症的病人,藥物可以緩和症狀
但卻改不了終身的思考、感覺和行為模式
藥物沒辦法提供自信的一生
這是席娜提到的案例
在我來看
不論是藥物、勸說、演講
隻字片語、藥效這些東西
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當下如果有所領悟,一定要好好記住,否則只是往然
繼續無限的循環罷了
只有徹頭徹尾的醒悟,並且去執行,才會有所改變
8.註定失敗的仗
滿腦子擔心這擔心那
這樣的擔心會讓自己感受到的淨是羞愧而非自信
但這些想法跟感覺,讓我們花了大把時間
而打了一場註定失敗的仗
真的會失敗?
或許不會
但是要往成功的路一定比平常更大圈
更難繞更難走
可以選擇不繞路,為什麼還要走擔心這條路呢?
就去做吧
9.不嫌
許多時間點,不嫌太早、不嫌太晚
許多事情,不嫌太老、不嫌太小
所以,珍惜自己現有的
自己既然擁有這些特質,自己既然擁有
為何不去發揮、去做呢?
就像席娜所說的
若你擁有一雙美腿,出門去買雙網襪吧
10.無聊是小孩子的專利
因為無聊而不去做事
因為無聊而不去做不想作的事情
這是很幼稚的
雖然大家大多只想做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但對於自己來說
大家是大家,我是我
許多時候,必須成熟點,像個大人
11.誰對誰錯的爭辯
這種觀念,我有
但,還是該常常提醒自己
不用特意去爭辯去強調
受到委屈,可以告訴對方,我需要被尊重
就此打住,停止,這樣就夠了。
需要被受尊重,這種話我幾乎沒說過
但一但說出來,這是很強烈的語詞
它有力,會讓對方傾聽你到底想要或不想要甚麼
進而對你有更深層的了解
之後他們就會試著為你著想,尊重你
我常認為,去爭辯對錯是很沒意義的事情
偏偏大多數的人跟我想的是兩個方向
我真的很懶得爭辯很懶得吵
真的是很沒必要
12.謝謝你的批評者
我很喜歡聽到別人對我的看法
無論正面負面
雖然我不會主動去詢問,但如果提到
我會希望對方告訴我
反對是自信之母,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
在眾多的反對聲浪中,才能建立起穩固的自信
人生、人的性格,不就是在無數中的挫折中修正
進而成長、成熟、茁壯
所以,感謝你的批評者吧
13.不要批評自己
不要批評自己,如果批評自己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
自我批評帶來的是羞愧感,一但羞愧成為習慣
就會使自己陷入羞辱、錯誤的深淵裡
不要羞愧,好好檢視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差錯
該問自己,我能學到些甚麼?我能改變甚麼?
14.做不到的意思就是不想做
是否曾經說過「我不想做」這句話?
那不是能力不夠,不是沒有時間不是沒有實力
只是不想去做罷了
「我做不到,我沒辦法不放縱自己」
聽起來荒謬、無理取鬧、幼稚,卻是最真實的自己
「我不想做,我不想停止放縱」
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好好跟自己坦白,許下承諾
因為誠實是改過自新、戒除放縱的關鍵
15.以尊重讓人失望
很多事情要顧全,但總有一些事情你沒法子顧全
這時後你必須有所取捨
怎樣才算是好的拒絕?
不要特意捏造借口或辯解
失望是正常的,每天幾乎都會發生的事
別人承受得起,而自己需要這樣的練習
以尊重他人的方式,讓某個人失望
16.改變自己,就能改變別人
有的時候,我會想改變別人,想要幫助他甚麼
自己知道改變自己的難易度
卻不知道改變他人到底有多難?
但人們往往會忽略
當你改變了自己,你同時也在改變他人
這樣不就是一種改變他人的方法嗎?
並不是為了改變別人而改變自己
而是,改變自己的力量並不只限於自己
連他人都會被影響
17.人永遠不會太老
你常說自己老了嗎?
你常用這個理由去搪塞許多事情嗎?
衰老只是一種心態,一種自憐的感覺
讓自己覺得自己好像不行了,這不是事實
你真的不行了?你真的老了?老到不能去做甚麼事情了?
別陷入這樣的迷思,人永遠不會太老
18.正確的事;想做的事
想做的事不一定正確、不一定急迫、不一定必要
當然想做的事情不一定有所對錯
但,做正確的事情往往比做想做的事情更有意義
想做的事與正確的事有可能是同一件嗎?
當然,這樣你會更樂在這件事情當中,更愉快更享受
下次做事不仿問問自己
我現在做的,是對的事;還是想做的事?
19.持續管理與同理心
這本書的最後,席娜要讀者答應自己
「要持續努力管理自己的情緒
平日要以同理心和了解取代批評和敵意」
席娜的要求並不容易
自己自認為,從小到大,我一向都有在管理自己的情緒
或許沒有到管理這麼高階的層次
但我自認每過一個人生階段,我的情緒、性格
都能夠有所進步、成熟、成長
要說自己的情緒控制有多好,我還真不敢說
情緒每天都在發生,說要每天都能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還真的事件不簡單的事情
越是貼近生活、越是微不足道,就越顯困難
當負面情緒來的不是時候,不仿閉上眼多想想,讓心沉澱
持之以恆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吧
平日要以同理心和了解取代批評和敵意
「以同理心和了解取代批評和敵意」
這對我來說已是十分困難的事了
或許我有,但還不成熟,冷靜迴路來得不夠快
往往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批評,倒是比較少,那只是因為我不在意
只是,沒意義;只是覺得幼稚;只是想
不能圓滑、柔順、平和點嗎?
卻不是因為同理心而取代了批評
敵意更是我難以辦到的
或許是自己給自己的擔子太重
對好勝、對成功、對肯定、對自信看得太重
就算我沒這個意思,在別人看來,卻是滿腹敵意
這便是我必須多加強、學習的地方
不能多為別人設想,多體諒他人嗎?
是的,我正在學習,也正在改善。
我認為的重點就到這邊結束
雖然這本書的重點對我來說沒有比其他書來得深
但,席娜用心的程度以及想幫助讀者的心
是不容置疑的
我推薦,對自己沒有信心,或是缺乏信心的人閱讀
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與我
因為大家都在學習中,共勉之。
- Nov 05 Wed 2008 03:45
甩掉壞情緒-全場唯一的批評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